首页 > 聚焦 > >正文

白叶一号在“云中仙寨”落地生根|每日短讯

来源:中国日报网2023-02-26 13:49:40

中寨因地势高寒,常年云雾缭绕,素有“云中仙寨”之称。在争取到“白叶一号”扶贫项目落户中寨后,为成功种植移栽“白叶一号”,县委、县政府的高度重视,多次组织人员到中寨镇大宅、志强、三会溪三个项目实施村调研,进行土地的选址和项目规划。

2018年10月20日,安吉黄杜村捐赠的白茶苗运达中寨镇的志强、三会溪、大宅3个村。彼时正是秋风萧瑟、阴雨绵绵的深秋时节,但寒冷和阴雨丝毫没有冲淡村民种植白茶苗的激情,志强村300名干部群众冒雨赶到茶山,与黄杜村党员刘炜、志强村村干部张勇一道种下第一株“白叶一号”茶苗,就此拉开“白叶一号”在中寨镇落地移栽的大幕。在省、市、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下,怀着感恩奋进的心情,不甘落后的中寨人民为摘掉贫困帽子,坚决扛起政治责任,多管齐下、多措并举、多方合力,扎实推进“白叶一号”种植移栽工作,于茶苗送达当日便开始定植,仅用21天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捐赠茶苗1200亩和自建茶苗300亩共计460万株茶苗定植,其中志强村500亩、三会溪村400亩、大宅村600亩(自建300亩),实现了三省四县中最先完成整地待栽、最先定植首株茶苗、最先全面完成茶苗移栽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茶苗的种植移栽过程中,到处可见如火如荼的劳动景象,成群的干部群众正运送着茶苗去往“白叶一号”茶园基地的路上,在平整有序的“白叶一号”茶叶基地里,干部群众正穿梭其中,或开沟或施肥或放苗,忙得不亦乐乎;村妇们聊着家长里短的欢声笑语溢满在田间地头,打破了山村的宁静,绘就了一幅“忙田”又“忙年”的幽美山村画卷;堆放待栽的白茶苗散发出淡淡的芳香,栽种在田地里的茶苗探出小小的脑袋静静地分享着融合的光芒,整齐有序的梯田“茶山”层峦叠嶂,烟雾缭绕,蔚为壮观。这是一群快乐的劳动者,他们因感恩而劳动、为脱贫而劳动,他们正在用眼前的辛苦换取茶叶丰收后的幸福,他们用双手诠释着肩挑日月、手转乾坤的勤劳和清贫简朴、坚韧乐观的顽强。

据沿河县生态茶发展和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、高级农艺师黄亚琴介绍,目前沿河共种植白茶 1500 亩,相比安吉县,主要有两点优势:一是海拔相对较高,白茶的白化期从20多天增至40到50天(白茶的茶叶对温度很敏感,温度高了茶叶就会由白变绿),采摘期变长,产量也就提高了,品质也会更好;二是沿河土壤中锌、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更高。

黄亚琴说:“‘白叶一号’的栽植得到了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和浙茶集团茶叶专家的精心指导,他们手把手教茶农进行科学管护,同时和我们进行技术交流,目前从茶叶的长势来看,‘白叶一号’茶非常适合在中寨种植,成活率高达95%,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幼苗的管护上。沿河和安吉地势、气候不同,我们的人员虽然去安吉学习了种植技术,但不能照搬,还需改进。比如近来贵州雨水偏多,茶科所和我们的技术人员都在解决白茶幼苗积水问题。安吉那边也会派白茶专家来进行不定期指导”。

幼苗定植之初,因缺乏一定常识,部分茶苗根颈部位坏死,造成几十万植株死亡,安吉黄杜村又于 2019 年先后两次赠送中寨镇 65 万株茶苗,帮助及时完成补植补栽,并同步做好茶苗冬季防寒保暖、施肥、除草等基础管护工作,确保茶苗顺利御寒逾冬。

“茶苗定植后容易发生秋冬春连旱及低温等灾害,要注意做好新植茶苗的管理工作,保障幼苗安全过冬,低温来临前施腐热的清水粪肥,培土雍根,使根系处于冻土层以下,行间要铺草保温,迎风面的阴坡要每隔 5-6行设置挡风障,覆盖防旱护苗。新定植的“白叶一号”抗逆性较差,既怕旱又怕晒,可用稻草、玉米秸秆覆盖全园,厚度5cm;或用蘑菇土覆盖,既可降低土面温度,保持土壤湿度,抑制杂草生长,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理化性状。还要做好水分管理,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求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肖强主任在田地里给茶农作现场培训。

为顺利推进茶苗的管护工作,沿河县利用全市“9+2”协作沿河产业发展的机会,积极争取资金655.5万元,与贵州茗芽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,委托该公司负责 1500 亩“白叶一号”项目的日常管护工作,着力提升管护水平。

“茶园每年需要除草4-5次、土壤施肥3次、叶面肥3次,病虫害防治3次、修剪枝条1次,还要对基地进行全域消毒处理,定期对基地部分地区进行开沟排水处理。”贵州茗芽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介绍说。

在省、市、县各级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中寨镇把握机遇,积极扩建茶园,规模化扩增基地面积,奋力促进茶叶规模化发展,“白叶一号”茶产业基地发展迅速。2018 年以来,中寨镇以“白叶一号”感恩茶为示范,迅速在全镇兴起茶产业发展高潮,60 多名“雁归人士”纷纷回乡创业,不断扩大种植规模,建成了一批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示范化茶园基地,真正形成了“一片叶子,成就了一个产业,富裕了一方百姓”的发展态势。从浙江安吉黄杜“远嫁”到贵州沿河中寨的“白叶一号”扶贫茶苗,已经在“云中仙寨”落地生根、抽芽吐叶,形成了一望无际的“感恩茶园”。

作者杨军,沿河淇滩人,《中国日报》驻贵州记者站站长;张小敏,《中国日报》驻贵州记者站记者

此稿载于《沿河文史资料荟萃》,图片由中寨镇政府提供。

来源:沿河政协微信公众号

标签: 落地生根 农业旅游 中国日报 茶叶研究所

下一篇:
上一篇: